News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酰胺在细胞内的作用机制。但近期的研究发现,神经酰胺似乎还能扮演“信使”的角色,在不同器官之间传递信号,影响远端组织的生理功能。例如,肠道上皮细胞释放的神经酰胺,竟然能够削弱米色脂肪的产热能力,加剧脂肪肝,甚至引发 血管炎 ...
该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产生的外泌体,可传递氧化还原失衡和代谢缺陷至 中枢神经 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从而加剧缺血性白质损伤和 血管 性认知障碍。
该研究首次通过大规模 T 细胞受体免疫组库测序,锁定鼻咽癌特异性 T 细胞克隆,构建了可提前 6-12 个月预警鼻咽癌发生的 T-score 模型,并揭示 EB 病毒与肿瘤抗原双重识别的免疫监视机制。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而依洛尤单抗等PCSK9抑制剂的出现为治疗这一疾病带来了新的曙光,通过降低胆固醇和减少炎症,这类药物有望显著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不仅揭示了依洛尤单抗的抗炎机制,还为未来的冠心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2025年5月8日,中国上海——罗氏制药中国今日宣布投资20.4亿人民币,并举行了该投资项目的启动仪式。这笔投资将用于在沪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旨在加强罗氏在中国的供应链和本地化生产布局。
按照睡眠科学家的建议,大部分18~60岁的成年人每天需要至少7小时的睡眠。如果睡眠不足,白天很可能会精神萎靡、反应变慢、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打折扣。长期睡眠不足的话,更是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的患病风险升高有关。
因此,细胞内的eIF2α磷酸化水平,实际上是由“踩刹车”的激酶和“松刹车”的磷酸酶共同决定的动态平衡。而这项《自然》研究的核心发现之一,就是揭示了这个平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压力的性质发生精妙的调整,从而引出了ISR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面 ...
该研究首次解析了人类甜味受体的结构及其识别甜味分子的结构基础,从而详细揭示了我们的舌头是如何感知甜味的,这项研究可能为研发更健康的碳酸饮料、口香糖以及其他甜食铺平道路。
对阿斯加德古菌的形态学、生理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为真核生物的进化史提供了宝贵的见解。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真核生物起源于阿斯加德古菌,Thijs Ettema 教授团队 2023 年发表于 Nature ...
2023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一批“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例”,其中就有国药控股黔东南州医药有限公司“哄抬地塞米松磷酸纳注射液的价格”一事。2022年11月、12月国控黔东南州公司分别以5毛8到7毛一支的价格采购,2023年1月以9块8一支的价格卖出,售价整体上涨14倍。
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名为 “整合因子(Integrator)”的基因读取质量控制机制失效,会使细胞中充满异常的 RNA 链,从而增加细胞应激,并可能导致癌症和神经变性等疾病。这就解释了令医生们感到困惑的整合因子突变患者的一些症状,并提出了一条治疗路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Cell 杂志上。
甘露糖在人体内主要经泌尿系统排泄,并在膀胱中积累,这使其在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此前研究已证实它对大肠杆菌等引起的 尿路感染 有效,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而且在多种癌症中,甘露糖都展现出了抗肿瘤效果,但其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