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为验证阻断 TIM-3 是否具有“癌前拦截”潜力,研究团队利用精准时间点控制的小鼠模型开展了体内治疗实验。结果发现,癌前阶段首次可检测病变约为诱导后第 4 周,浸润性腺癌出现则在第 30 周。将 TIM-3 ...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确定了高血糖是通过 CCL2 依赖机制导致焦虑障碍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采用互补策略,研究团队证明了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中,神经元特异性(而非外周)的 CCL2 介导了焦虑样行为。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酰胺在细胞内的作用机制。但近期的研究发现,神经酰胺似乎还能扮演“信使”的角色,在不同器官之间传递信号,影响远端组织的生理功能。例如,肠道上皮细胞释放的神经酰胺,竟然能够削弱米色脂肪的产热能力,加剧脂肪肝,甚至引发 血管炎 ...
2024 年 8 月,云南大学马晓娅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 A Cambrian spiny stem mollusk and the deep homology of lophotrochozoan ...
ERK是BDNF-TrkB信号通路的主要下游转导分子,氯胺酮给药后可以迅速在海马中被激活。研究人员首先检测了小鼠腹腔注射氯胺酮(5mg/kg)后海马ERK磷酸化水平,在注射6小时后,海马CA1区ERK活化(p-ERK)显著增加约50%。BCI(DUS ...
虽说现在有多种免疫治疗方案获批用于早期肺癌的围术期治疗,但前移用于癌前病变此前还是尚未探索的区域。直到今天,MD安德森癌症中心张建军团队在 Cancer Cell ...
研究结果表明,3型和4型髓母细胞瘤很可能在胎儿期的第一孕期到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之间开始发展。这些肿瘤的起源是小脑中一种高度特化的神经细胞的前体细胞—单极刷细胞(unipolar brush ...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焦虑是 糖尿病 患者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中枢胰岛素抵抗曾经被认为是认知障碍的潜在原因之一,并且一度被认为是糖尿病患者焦虑的潜在诱因。但是实验表明,胰岛素抵抗并不能够在幼年小鼠中引发焦虑样行为。
肠道微生物群与 MASH 的进展有关,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群落。真菌是肠道生态系统的一个多样化组成部分,但它们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仍鲜为人知。以前的研究将肠道真菌与炎症性肠病和酒精性肝病联系起来,主要集中在诸如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之类的致病性酵母菌上。
该研究首次通过大规模 T 细胞受体免疫组库测序,锁定鼻咽癌特异性 T 细胞克隆,构建了可提前 6-12 个月预警鼻咽癌发生的 T-score 模型,并揭示 EB 病毒与肿瘤抗原双重识别的免疫监视机制。
按照睡眠科学家的建议,大部分18~60岁的成年人每天需要至少7小时的睡眠。如果睡眠不足,白天很可能会精神萎靡、反应变慢、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打折扣。长期睡眠不足的话,更是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的患病风险升高有关。
2025年5月8日,中国上海——罗氏制药中国今日宣布投资20.4亿人民币,并举行了该投资项目的启动仪式。这笔投资将用于在沪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旨在加强罗氏在中国的供应链和本地化生产布局。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